第三,限额以上企业的消费品零售态势良好,尽管12月份同比增速明显回落,但下半年汽车和家电消费同比增速处于近几年高点。
2020年,东航集团等中央企业在集团层面进行了股权多元化的探索。彭华岗说,目前央企集团层面主要还是保持国有独资或者国有全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还没有引入其他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计划。
据介绍,2020年,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深化,共实施混改900余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不能片面地以混改的数量、比例、进度、范围等作为国企改革的标识。今天,记者从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万亿元,同比下降2.2%;累计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近八成中央企业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彭华岗强调说,不能采取运动式一刀切的方式来推进混改,而要根据企业实际和工作成熟度,宜改则改,不宜改不强改,避免盲目性,一企一策地加以推进。据介绍,2020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万亿元,同比下降2.2%,降幅较一季度的最低点收窄9.6个百分点。
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改革范围领域不断扩大,有效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助推各类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20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12%,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6.5%,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人均劳动生产总值59.4万元,同比正增长;人均创利14.8万元,同比增长0.5%,企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比如,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空间广阔,科技实力强大,人力资源丰富。
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宁吉喆回应说,这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科技实力不断进步,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宁吉喆说,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较大,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而且正在显现。与此同时,重大科技成果过去一年持续涌现。
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采样返回,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开放运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下潜突破万米,量子计算机九章成功研制。那么,2020年我国GDP超过100万亿元,对中国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亦有例证,我国工农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不断创新国企改革工作机制、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混改、实施双百行动等改革专项工程2020年,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记者从18日召开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暨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获悉:2020年,地方国有企业工作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国资国企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十三五末,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分别为218.3万亿元和71.9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82.1%、80.3%;十三五时期,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10.7%。
各地还持续推进国企三年降杠杆专项工作,多数地方完成了负债率较2017年降低2个百分点的目标。2020年,地方监管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2万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降幅从一季度的78.9%逐月收窄至全年的8.5%。2020年,国资系统有80家监管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目前,全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市政社区分离移交和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基本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完成94.1%,厂办大集体改革职工安置完成率超99.2%。
33个地方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107家,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地方监管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2万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降幅从一季度的78.9%逐月收窄至全年的8.5%。
各地还持续推进国企三年降杠杆专项工作,多数地方完成了负债率较2017年降低2个百分点的目标。不断创新国企改革工作机制、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混改、实施双百行动等改革专项工程2020年,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
2020年,国资系统有80家监管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目前,全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市政社区分离移交和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基本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完成94.1%,厂办大集体改革职工安置完成率超99.2%。十三五末,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分别为218.3万亿元和71.9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82.1%、80.3%;十三五时期,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10.7%。记者从18日召开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暨地方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获悉:2020年,地方国有企业工作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国资国企发展质量明显提升。33个地方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107家,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一些国家遏制打压全面升级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冲击前所未有。
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表现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作用。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制定出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制定出台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新年新布局,多部门谋划新招。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认为,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汇率波动、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中小企业困难等风险不容忽视。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已经动起来。
放眼全球,疫情带来冲击和变数,世界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纵观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防范化解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1月1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2021年首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数量超百个;1月15日,62个外资项目在上海集中签约,投资额超百亿美元新年新气象,各地正积极行动。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全球经济产出累计损失将达8.5万亿美元,几乎抹去之前4年的全部增长。新起点再出发:未来考卷难度不小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对中国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一方面,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了新的大台阶。这一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显得更为耀眼。
2021年,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是一张难度不小的考卷。在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看来,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在数字上看可能会比较高,主要是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导致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分析,宏观政策的设计,必须抓实风险防范和化解,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成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营造积极良好的宏观环境。着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已经明确的宏观政策取向,为今年经济运行稳基调、控大局。
面对空前冲击,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直面挑战,更要满怀信心。
从两年平均来看,中国经济增速预计5%左右,数字好看日子未必都好过。全年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标志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韩文秀表示,要用好这个宝贵时间窗口,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为经济持续恢复、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确保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统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八项重点任务。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三分之一。近一段时间,国际机构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普遍给出较高预测,大部分都在8%左右。
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下,作为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引擎作用愈发凸显。宁吉喆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发挥优势、克服困难,实现经济的持续恢复、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
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利用外资逆势增长,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功签署,改革开放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